新闻背景:外媒报道引发国际关注
近日,多家国际媒体,包括 Defence Blog、看中国网、新浪财经 和 留园网新闻,均报道了类似消息:
俄罗斯防空部队在乌克兰战区部署了疑似中国制造的民用雷达系统,用于侦测低空无人机目标。
报道称,这些设备型号包括 FSTH-LD02 与 FSTH-LD03,原设计用途为民用低空监测、机场安防与无人机管控,并非任何军用型号。
这些雷达据称探测距离可达 10–15 公里,具备对低 RCS(0.01 m²)目标的探测能力。部分外媒推测,俄方可能通过中间商采购并改装后集成至临时防空体系中。
然而,多家中国与国际分析机构均指出:这类雷达不具备军用级通信加密、抗电磁干扰与环境适应能力。其出现在战场,更可能是民用设备的二次流转或技术滥用,而非中国企业的“军售行为”。
Global Times 及业内观察人士亦表示,国际社会应区分“民用产品转用”与“军工出口”,避免将正常贸易污名化。
技术解析:民用雷达与军用防空雷达的根本区别
技术维度 | 民用雷达 | 军用防空雷达 |
---|---|---|
设计目标 | 安防监测、无人机预警、空域管控 | 目标识别、导弹引导、战术防御 |
探测距离 | 5–20 公里 | 50–300 公里 |
抗干扰能力 | 中等(基于信号算法滤波) | 极强(具备抗饱和干扰与频捷跳变) |
通信安全 | 开放协议 / 标准化 API | 加密通信、封闭链路 |
环境适应 | 城市、机场、海岸、工业区 | 战区、复杂地形、电磁压制环境 |
正因如此,业内普遍认为此次报道中的雷达更像是被转用的安防产品,其结构与性能均无法满足战场长期部署需求。
雷可达的技术定位:低空安全与反无人机防护
作为中国低空安全雷达领域的专业厂商,武汉雷可达科技有限公司(Wuhan Lake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始终坚持 “民用为本、和平为纲” 的技术路线。
我们的产品长期服务于:
- 机场与港口空域管控
- 无人机入侵监测与预警
- 电力与能源设施安防监测
- 边境与沿海防护系统
- 智慧城市与公共安全管理
我们的核心技术优势:
- 高灵敏探测算法:基于多普勒与微动识别,实现低空微型目标检测。
- 阵列+机械混合扫描:兼顾全方位覆盖与高分辨率跟踪。
- 数据标准化接口:兼容安防、光电、通信平台(API 开放)。
- 模块化结构设计:实现快速布设、轻量部署与低维护成本。
- 智能融合系统:支持与视频、红外、声波、AIS、ADS-B 等多源传感器协同。
我们的产品宗旨是:让雷达守护城市、守护生命,而不是参与任何形式的武装冲突。
公司声明:坚守和平立场,拒绝军事化使用
针对近日媒体报道,雷可达郑重声明如下:
一、从未参与任何军事出口或军用改装
我司从未向任何国家或地区提供军用雷达,也未参与任何形式的军工改造或技术授权。任何未经许可的转售或改装行为,均违反我司出口合约与国际法规。
二、坚决反对将民用设备用于战场
我们坚信:技术的终极意义在于守护生命,而非毁灭。
任何将民用产品用于军事冲突的行为,违背国际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三、严格的出口与合规机制
雷可达所有出口均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及国际贸易合规体系,对客户身份、终端用途进行多层验证,确保合法、安全、可追踪。
四、技术可追踪与风险监控
我司产品均内嵌唯一序列号与通信授权机制,可追溯流向与用途。一旦发现违规使用,我司保留立即停止服务与法律追责的权利。
五、倡导“科技向善”,构建国际信任
我们呼吁各方理性对待科技发展,避免恶意炒作“军民两用”议题。
科技不应成为冲突的工具,而应是和平的桥梁。
展望未来:让科技为和平发声
雷可达将继续秉持“让科技守护和平”的核心理念,推进以下行动:
- 提升出口透明度与追踪机制,防止产品滥用;
- 参与国际标准化建设,推动低空安全与伦理框架落地;
- 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合作,确保跨境合规;
- 深化技术创新,助力全球公共安全与城市低空管理。
我们坚信:真正的强大,不是摧毁的力量,而是守护的能力。
雷可达愿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构建安全、透明、可信赖的技术生态。
结语:技术无罪,良知有界
雷达是用来“看见”的,不是用来“攻击”的。
我们呼吁所有技术从业者与出口企业,坚持道德底线,守护科技尊严。
雷可达——以和平为信仰,以合规为底线。
参考来源与延伸阅读
- Defence Blog – 俄军部署中国雷达以追踪乌克兰无人机
- 看中国网 – 关于民用雷达使用情况的报道
- 新浪财经 – 民用雷达争议与出口伦理分析
- 留园网新闻 – 关于双用途雷达的观察
- Lakeda Radar 官方声明 – 技术守护和平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