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作为现代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安全、气象监测、航空航天、航海导航等重要场景,是实现远距离探测、定位与通信的核心装备。然而,雷达常面临极端温度环境的挑战,为确保其在复杂气候条件下持续稳定运行,高低温试验成为研发、生产与质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什么是高低温测试?

高低温测试,包括高温试验与低温试验,旨在评估设备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其主要目的是检验产品在存储、运输与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进行高低温试验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参数:

  • 温度设定点:设定高温与低温的具体数值;
  • 温度变化速率:控制温度升降的速度;
  • 保持时间:在各温度点下的持续时间;
  • 检测判据:明确的产品性能评估标准。

通常测试顺序为先高温后低温,以全面评估设备性能表现。

高低温测试的核心意义

雷可达高低温试验测试中

雷达的工作稳定性高度依赖于电子元件、机械结构与信号处理系统的协同运行,而温度是影响系统协同的关键因素。

雷达的核心部件,如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和信号处理器,通常由半导体器件、精密电路和复合材料构成。温度剧烈波动可能导致电子元件参数漂移、材料热胀冷缩引发结构应力,甚至造成焊点脱落、绝缘老化等不可逆损坏。通过高低温试验,可提前验证雷达在极端温度条件下能否正常开机、探测目标与传输信号,从而避免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失效。

测试方法与流程

雷可达工作人员对高低温测试数据进行调试 雷可达高低温试验箱

  • 测试目的:检验雷可达产品在高低温环境下的适用性;
  • 测试设备:高低温试验箱;
  • 测试样品:雷可达产品;
  • 测试内容:产品不包装、处于导通状态,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高温设定为+55℃,低温为-40℃,温度稳定后持续48小时,结束后进行外观、结构与功能检查;
  •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结构及功能一切正常。

高低温试验的核心内容

结合通用测试方法与雷达结构特性,高低温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性能参数测试

核心性能参数测试

  • 发射与接收性能:在高温+55℃和低温-40℃环境中,监测雷达发射功率、工作频段与接收灵敏度,确保探测距离和分辨率符合设计要求;
  • 信号处理精度:测试极端温度对信号滤波和目标识别算法的影响,评估测距、测速与测角误差,防止目标误判或漏检。
2. 结构与机械稳定性测试
  • 运动部件:检验可旋转扫描雷达伺服系统在高低温环境中的转动精度与响应速度,避免因润滑脂凝固(低温)或部件膨胀(高温)引发卡顿或异响。
3. 长时间运行可靠性测试
  • 连续监测法:将雷达置于极端温度中持续工作48小时,记录其运行状态,包括是否出现自动关机、数据中断或过热保护误触发,评估其在极端环境下的持续运行能力。
4. 温度循环冲击测试
  • 模拟剧烈温差场景:测试雷达各部件的抗热冲击能力,检查电路焊点是否开裂、连接件是否松动、绝缘性能是否下降,确保其在温度骤变环境中的结构稳定性。
5. 辅助系统适应性测试
  • 电源模块:检验电源在高低温条件下的输出电压稳定性与过载保护功能,防止供电异常;
  • 散热系统:验证高温环境中散热风扇与散热片的效率,确保核心部件温度不超出临界范围。

注:以上数据源自雷可达内部产品试验。

结语

雷达被誉为“感知外界的神经末梢”,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与生产效率。通过系统的高低温试验,不仅可确保雷可达产品在极地、沙漠、高空等极端环境中稳定运行,也推动其在耐候性、寿命与可靠性方面的持续优化。未来,随着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雷达高低温试验将更加高效与精准,为各类复杂场景下的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相关阅读